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2-05-25 浏览次数:2015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螟蛾科昆虫,是我省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梁、茭白、小麦等作物,也取食芦苇、稗草、游草等。在水稻上可引起枯鞘,分蘖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虫伤株。

    一、形态识别

二化螟成虫体长1316mm,翅展2126mm,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体较小,色较深,前翅中部有4个紫黑色斑点呈斜形排列,雌蛾体较大,色较淡。卵扁平,椭圆形,卵粒成鱼鳞状排列,多成为长椭圆形块状,上有透明胶质,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至灰黑色。成熟幼虫体长2030mm,胴部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蛹体长1213mm,圆筒形,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后变褐色,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左右翅芽不相接,后足不伸出翅芽端部。

    二、二化螟在我省的发生特点

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23代,皖西南局部有不完整4代。以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等寄主内越冬,当冬、春温度较高时,稻桩内未成熟的幼虫仍可爬至麦类、蚕豆、油菜蛀食为害。越冬代蛾盛发期,安庆、池州地区多在4月底—5月上旬,江淮和沿淮地区在5月中、下旬,第一代蛾盛期在7月,第二代蛾盛期在8月。第一代幼虫盛期,安庆、池州地区多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其他地区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早稻和中稻,造成枯鞘、枯心;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害中稻、单季晚稻,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第三代幼虫发生于910月间,为害晚稻,造成枯孕穗、白穗、虫伤株。

    二化螟成虫夜出活动,有趋光和趋嫩绿习性。喜在高大、茎粗、叶色浓绿的稻田产卵。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稻田产卵较多。成虫产卵前期12天。水稻生长前期,卵多产在叶片正面离叶尖37cm处,园秆拔节后,卵多产在离水面710cm的叶鞘上。一般每头雌蛾产卵24块,每块有卵4080粒。

    二化螟幼虫侵蛀水稻的能力比三化螟强。初孵幼虫多在上午孵化,孵出后沿稻叶下爬或吐丝下垂,从心叶、叶鞘缝隙或叶鞘外蛀孔侵入,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侧为害,经24天后,叶鞘变水渍状枯黄色形成枯鞘。这时幼虫尚未侵入稻茎,是查枯蛸和防治的有利时机。2龄后,开始蛀食稻茎,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幼虫通常3龄后食量增大,常因食料不足分散转株为害,1头幼虫转株25次。幼虫一般6龄,也有7龄。幼虫老熟后,在稻株下部茎秆内或叶鞘内侧化蛹。

三、二化螟发生条件

(一)气候因素

气候直接影响二化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同时影响水稻的发育及天敌的活动等,从而对二化螟产生间接的影响。二化螟越冬幼虫一般在春季温度11时开始化蛹。春季气候温暖,湿度正常的年份,发生早;如春季低温多湿,发生迟。当温度在2326时,相对湿度在8090%有利于卵的孵化;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有利于幼虫发育。夏季高温干旱,温度超过30,对幼虫发育不利。78月份如遇暴雨,田间积水较深,可淹死大量幼虫和蛹。

(二)耕作制度

早、中、晚稻混栽区,稻螟为害重,水稻混栽程度越高,生育期越不整齐,螟虫食料越丰富,为害加重。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随着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等耕作制度变化,二化螟有加重危害趋势,已上升为稻螟的优势种群。

(三)栽培因素

施肥不当,偏施氮肥,追肥过多过迟,造成水稻前期猛长,后期贪青晚熟,生长期拉长,加重螟害。另外,水稻植株生长嫩绿,可诱集螟蛾产卵,也适于幼虫取食和发育,为害加重。

(四)天敌

稻螟的天敌很多。我省稻螟卵期主要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腹黑卵蜂等寄生。幼虫和蛹期有姬蜂、茧峰等寄生。捕食性的有青蛙、蜘蛛、隐翅虫等。天敌对稻螟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综合防治技术

(一)压低虫源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一代螟虫化蛹之前降低田间水位,化蛹高峰期适度灌深水(淹没羽化孔)一周左右。

(二)推行栽培避螟。适当调整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

(三)开展诱杀控螟。推广使用二化螟性诱剂,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示范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50亩架设一盏,傍晚开灯,次日零时关灯。

(四)重视生物防治。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可选用Bt等生物制剂于卵孵始盛期防治。

(五)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一代以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和早栽(播)单季稻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单季稻。在卵孵高峰期,每亩选用6\%宝剑(阿维·氯苯酰)40毫升、或10\%稻腾(阿维·氟酰胺)30毫升、或40\%福戈(氯虫·噻虫嗪)1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也可选用48\%锐斧(毒死蜱)等,重发区域或田块要及时补治。

注意事项   根据当地《病虫情报》,看苗情和天气,适期用药。施药时,田中应保持浅水层。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

                                              2012年5月25日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螟蛾科昆虫,是我省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梁、茭白、小麦等作物,也取食芦苇、稗草、游草等。在水稻上可引起枯鞘,分蘖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虫伤株。

    一、形态识别

二化螟成虫体长1316mm,翅展2126mm,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体较小,色较深,前翅中部有4个紫黑色斑点呈斜形排列,雌蛾体较大,色较淡。卵扁平,椭圆形,卵粒成鱼鳞状排列,多成为长椭圆形块状,上有透明胶质,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至灰黑色。成熟幼虫体长2030mm,胴部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蛹体长1213mm,圆筒形,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后变褐色,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左右翅芽不相接,后足不伸出翅芽端部。

    二、二化螟在我省的发生特点

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23代,皖西南局部有不完整4代。以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等寄主内越冬,当冬、春温度较高时,稻桩内未成熟的幼虫仍可爬至麦类、蚕豆、油菜蛀食为害。越冬代蛾盛发期,安庆、池州地区多在4月底—5月上旬,江淮和沿淮地区在5月中、下旬,第一代蛾盛期在7月,第二代蛾盛期在8月。第一代幼虫盛期,安庆、池州地区多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其他地区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早稻和中稻,造成枯鞘、枯心;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害中稻、单季晚稻,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第三代幼虫发生于910月间,为害晚稻,造成枯孕穗、白穗、虫伤株。

    二化螟成虫夜出活动,有趋光和趋嫩绿习性。喜在高大、茎粗、叶色浓绿的稻田产卵。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稻田产卵较多。成虫产卵前期12天。水稻生长前期,卵多产在叶片正面离叶尖37cm处,园秆拔节后,卵多产在离水面710cm的叶鞘上。一般每头雌蛾产卵24块,每块有卵4080粒。

    二化螟幼虫侵蛀水稻的能力比三化螟强。初孵幼虫多在上午孵化,孵出后沿稻叶下爬或吐丝下垂,从心叶、叶鞘缝隙或叶鞘外蛀孔侵入,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侧为害,经24天后,叶鞘变水渍状枯黄色形成枯鞘。这时幼虫尚未侵入稻茎,是查枯蛸和防治的有利时机。2龄后,开始蛀食稻茎,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幼虫通常3龄后食量增大,常因食料不足分散转株为害,1头幼虫转株25次。幼虫一般6龄,也有7龄。幼虫老熟后,在稻株下部茎秆内或叶鞘内侧化蛹。

三、二化螟发生条件

(一)气候因素

气候直接影响二化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同时影响水稻的发育及天敌的活动等,从而对二化螟产生间接的影响。二化螟越冬幼虫一般在春季温度11时开始化蛹。春季气候温暖,湿度正常的年份,发生早;如春季低温多湿,发生迟。当温度在2326时,相对湿度在8090%有利于卵的孵化;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有利于幼虫发育。夏季高温干旱,温度超过30,对幼虫发育不利。78月份如遇暴雨,田间积水较深,可淹死大量幼虫和蛹。

(二)耕作制度

早、中、晚稻混栽区,稻螟为害重,水稻混栽程度越高,生育期越不整齐,螟虫食料越丰富,为害加重。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随着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等耕作制度变化,二化螟有加重危害趋势,已上升为稻螟的优势种群。

(三)栽培因素

施肥不当,偏施氮肥,追肥过多过迟,造成水稻前期猛长,后期贪青晚熟,生长期拉长,加重螟害。另外,水稻植株生长嫩绿,可诱集螟蛾产卵,也适于幼虫取食和发育,为害加重。

(四)天敌

稻螟的天敌很多。我省稻螟卵期主要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腹黑卵蜂等寄生。幼虫和蛹期有姬蜂、茧峰等寄生。捕食性的有青蛙、蜘蛛、隐翅虫等。天敌对稻螟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综合防治技术

(一)压低虫源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一代螟虫化蛹之前降低田间水位,化蛹高峰期适度灌深水(淹没羽化孔)一周左右。

(二)推行栽培避螟。适当调整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

(三)开展诱杀控螟。推广使用二化螟性诱剂,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示范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50亩架设一盏,傍晚开灯,次日零时关灯。

(四)重视生物防治。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可选用Bt等生物制剂于卵孵始盛期防治。

(五)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一代以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和早栽(播)单季稻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单季稻。在卵孵高峰期,每亩选用6\%宝剑(阿维·氯苯酰)40毫升、或10\%稻腾(阿维·氟酰胺)30毫升、或40\%福戈(氯虫·噻虫嗪)1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也可选用48\%锐斧(毒死蜱)等,重发区域或田块要及时补治。

注意事项   根据当地《病虫情报》,看苗情和天气,适期用药。施药时,田中应保持浅水层。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

                                              2012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