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23-04-15 浏览次数:1243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广泛流行于世界上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发生于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中在小麦上的危害最重,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能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而且受侵染小麦籽粒含多种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

一、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概况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已有8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7大病害之一,从幼苗到扬花期均可为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重的是穗腐。穗部受害,导致子粒变色、皱缩干瘪,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该病主要流行于黄淮南部、江淮、长江中下游、华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最重,黑龙江春麦区也常严重发生。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1957197923年间大流行的有4年,中度流行的有12年。黑龙江春麦区19591988 年间大流行6次。1985年河南省与陕西关中地区赤霉病大流行,发病面积分别为373万公顷和43万公顷,损失小麦分别为88.5万吨和21.9万吨。自2000年以来小麦赤霉病严重暴发的年份达10个,且发病面积均超过333万公顷,其中200320102012为大流行年份。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再次暴发流行,流行范围涉及川、渝、鄂、皖、苏、浙、沪、鲁、豫、陕、晋、冀 12个省(直辖市),总面积达 927万公顷。

我国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病面积超过667万公顷。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其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正进一步扩大,且呈现出北扩西移的趋势。冀、鲁、豫、陕、甘、宁等地也时常遭受赤霉病的为害,暴发程度显著增强,损失惨重。

二、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种类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物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禾谷镰刀菌有11个种的族系,且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等也能引起赤霉病。

对冬麦区省份的赤霉病菌鉴定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为冬麦区主要致病菌。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亚洲镰刀菌为主,黄淮流域及以北地区以禾谷镰刀菌为主。

三、病原菌的越冬越夏

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土中残留的麦秆、稻桩、玉米秆、豆秆、稗草等上越夏,也可通过危害棉花、玉米等越夏,但不能在淹水的水稻田内过夏。以子囊壳、菌丝体在各种残体(麦秆、稻桩等)上越冬。带菌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夏、越冬场所。

四、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发育

我国赤霉病菌优势种的生长发育对营养要求不严,但需要高温高湿条件。菌丝体发育适温为2228度;分生孢子产生适温为2528度;子囊壳形成的适温为1520度;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温度为1230度,且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时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水滴的存在对孢子的释放和萌发更有利。

五、初侵染源

带病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是下茬小麦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主要引起苗枯,土壤带菌多引起茎基腐,小麦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病菌主要通过调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引起穗腐。

六、病菌的传播

1、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大于98%即能释放子囊孢子。雨后尤其是小雨后最利于孢子释放。

2、孢子释放后借气流和风雨传播,一般传播高度11.3米,少量可达10米以上,但仍以作物冠层中孢子最多。故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以本田或本地为主。

七、赤霉病菌的侵染过程

1、初侵染部位。花药是最先被侵染的部位,其次是颖片内侧壁及基部小穗缝隙内的组织,未见颖片的外侧壁和护颖受侵染现象。

2、侵染过程。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的菌丝集结在花药的裂口处并直接进入和游离在小穗的颖片缝隙处,与花药壁及颖片内侧壁接触,并附着于其表面,然后逐渐变粗大,呈棍棒、姜瓣等不规则粗肿状,有时许多菌丝集结成团,并在粗大的菌丝上伸出多个小突起,小突起不断延伸,似钉子状直接侵入表皮细胞间隙或细胞内。因花药中含有对病原菌生长有刺激作用的胆碱和甜菜碱,且残留于颖片表面的花粉粒和花药可以作为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营养基质,病菌侵入花药后,菌丝不断生长繁殖向邻近的颖片扩展,子囊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或菌丝,也可不经花药而通过颖片外侧壁缝隙直接从小穗基部等处侵入。

八、毒素的产生与危害

赤霉病菌侵染后会不断繁殖生长,并在小麦子粒中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脱氧雪腐镰孢菌烯(DON)、雪腐镰孢菌烯醇 (NIV)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如毒素DON,不仅在侵染小麦过程中帮助镰刀菌沿小麦穗轴进行扩展,且能通过结合核糖体,抑制蛋白合成,损害动物和人类的免疫和生殖系统,引起呕吐、腹泻、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等健康问题。

大多含有毒素DON的食用小麦还含有其他镰刀菌毒素,这些毒素有可能与DON协同作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比一种毒素单独作用更大。

九、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流行的原因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气象条件、菌源量、小麦植株抗病性及相应的生育期、栽培条件等等因素影响。

1、气象因子。气候条件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病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它既影响病源菌的生长、发育、繁殖、侵染、扩展和发病,又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特别是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间的雨日、雨量、气温等气象因子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连阴雨对小麦赤霉病影响最大,其次为气温和雨量。此外,小麦抽穗扬花至乳熟期内多雾重露的天气也可促进病害发生。

2、菌源数量。我省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稻桩、玉米根茬上越冬。越冬期产生的子囊壳数量多,次年的菌源量就大。菌源量越大,发病情况越严重。空气中孢子出现的时间早且量大,通常会导致该病大流行。

3、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抗病性强的品种抗扩展能力较强,能限制发病部位的病菌向未受侵染的小穗及其周围扩展,或者降低其扩展速率,从而能够使其病情严重度降低;而抗病性弱的品种,其抵抗病菌扩展的能力弱,一旦某一小穗发病,就会很快的向周边扩展,致使多个小穗或全穗感染,从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而流行的程度,取决于菌源、气候条件及小麦生育期三者的吻合度。

4、品种农艺性状

1)株高。矮秆品种接受土表弹射到穗层的子囊孢子比高秆品种要多得多。

2)抽穗整齐度,齐穗时间长短。抽穗整齐,齐穗时间短,遇到降雨机会就少,可减轻流行。

3)花药残存时间长短。花药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一种协助作用,残存的花药能给病厡菌提供营养,从而帮助病菌侵入。

4)灌浆速度快慢。灌浆速度快,降低病菌的扩展范围。

5)小穗密度。小穗密的品种容易受到感染。

 5、其它因素。田间的管理和作物的轮作方式,栽培的习惯等都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流行造成影响。

 十、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农业措施

1、调结构优布局。沿江、江淮等常年流行区,宜麦则麦,宜油则油。沿淮淮北常年发生区,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压低菌源基数。

2、推广良种。大力推广应用抗(耐)性较强的品种,压缩感病品种面积,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秸秆回收和机械深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回收利用。秸秆还田的,要大力推行土壤深翻和秸秆深埋,恶化病虫害生存环境,有效压低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基数,降低赤霉病等重发潜在风险。

4、健身栽培。适期、适墒、适量播种,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壮苗。合理运筹肥水,搞好病虫草害防治,实行健身栽培,提高小麦抵抗能力。

(二)抗病育种

到目前为止,赤霉病仍然是可防不可治。因赤霉病发生受气象条件等影响,发病程度准确预报难度较大,因此无论发病与否,一般都要防治12次,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高感品种在重发年份即使药剂防治也难以奏效。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赤霉病问题最经济高效的途径。抗赤育种的方法有:

1、发掘和定位易于育种利用的丰产品种中的抗性基因,经定向选择和保留足够的遗传变异来克服抗病基因/位点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负效应。

2、把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长穗偃麦草、纤毛鹅观草、苏麦3号、望水白等小麦和野生物种)转移到丰产品种的背景中,再继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杂交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聚合已知常规抗源中抗赤基因/位点和外源的抗性基因,结合表型鉴定筛选,实现抗赤品种的选育。

3、发掘感病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感病材料抗性的提升。

(三)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品种,高抗品种也屈指可数,部分具有一定抗性或耐病性的品种依然感病。因此,化学药剂仍是防治穗腐的重要手段。

1、首次施药时期的确定

1)小麦抽穗期天气晴朗,温高湿低,小麦边抽穗边扬花,最好见花打药。

2)小麦抽穗期低温、寡照,小麦齐穗后扬花,可始花期打药。

3)小麦抽穗期预报有雨,应抢在雨前施药,宁早勿等。

 2、二次三次施药时期的把控

通常首次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对感病品种、生育进程不齐的田块,若二次施药后遇雨,应开展第三次防治。

需要强调的是,凡在抽穗至面团期遇上3天以上15℃左右连阴雨天气的麦田,务必抢在雨前一天或雨停间隙施药一次,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3、高效药械的选用

药械要能保证弥雾,应优先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植保无人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器等进行防治。

4、药剂选择

1)要选择无抗药性或敏感至低抗的、防效好并能控制毒素的产生、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登记产品。

2)根据《2022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建议,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提倡选用复配剂,轮换使用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唑醚戊唑醇、戊唑噻霉酮、噻霉咪鲜铜、戊唑咪鲜胺、氰烯戊唑醇、戊唑丙硫唑、或肟菌戊唑醇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在使用戊唑醇时,其有效成分用量要≥8/亩,减轻毒素污染,延缓抗药性发展。

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是穗期“一喷三防”的重中之重,鉴于近年来锈病发生普遍且相对较重,生产上在有效防治穗腐的同时,所用药剂一定要能兼治锈病和白粉病等,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广泛流行于世界上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发生于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中在小麦上的危害最重,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能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而且受侵染小麦籽粒含多种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

一、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概况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已有8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7大病害之一,从幼苗到扬花期均可为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重的是穗腐。穗部受害,导致子粒变色、皱缩干瘪,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该病主要流行于黄淮南部、江淮、长江中下游、华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最重,黑龙江春麦区也常严重发生。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1957197923年间大流行的有4年,中度流行的有12年。黑龙江春麦区19591988 年间大流行6次。1985年河南省与陕西关中地区赤霉病大流行,发病面积分别为373万公顷和43万公顷,损失小麦分别为88.5万吨和21.9万吨。自2000年以来小麦赤霉病严重暴发的年份达10个,且发病面积均超过333万公顷,其中200320102012为大流行年份。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再次暴发流行,流行范围涉及川、渝、鄂、皖、苏、浙、沪、鲁、豫、陕、晋、冀 12个省(直辖市),总面积达 927万公顷。

我国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病面积超过667万公顷。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其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正进一步扩大,且呈现出北扩西移的趋势。冀、鲁、豫、陕、甘、宁等地也时常遭受赤霉病的为害,暴发程度显著增强,损失惨重。

二、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种类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物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禾谷镰刀菌有11个种的族系,且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等也能引起赤霉病。

对冬麦区省份的赤霉病菌鉴定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为冬麦区主要致病菌。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亚洲镰刀菌为主,黄淮流域及以北地区以禾谷镰刀菌为主。

三、病原菌的越冬越夏

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土中残留的麦秆、稻桩、玉米秆、豆秆、稗草等上越夏,也可通过危害棉花、玉米等越夏,但不能在淹水的水稻田内过夏。以子囊壳、菌丝体在各种残体(麦秆、稻桩等)上越冬。带菌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夏、越冬场所。

四、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发育

我国赤霉病菌优势种的生长发育对营养要求不严,但需要高温高湿条件。菌丝体发育适温为2228度;分生孢子产生适温为2528度;子囊壳形成的适温为1520度;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温度为1230度,且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时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水滴的存在对孢子的释放和萌发更有利。

五、初侵染源

带病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是下茬小麦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主要引起苗枯,土壤带菌多引起茎基腐,小麦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病菌主要通过调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引起穗腐。

六、病菌的传播

1、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大于98%即能释放子囊孢子。雨后尤其是小雨后最利于孢子释放。

2、孢子释放后借气流和风雨传播,一般传播高度11.3米,少量可达10米以上,但仍以作物冠层中孢子最多。故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以本田或本地为主。

七、赤霉病菌的侵染过程

1、初侵染部位。花药是最先被侵染的部位,其次是颖片内侧壁及基部小穗缝隙内的组织,未见颖片的外侧壁和护颖受侵染现象。

2、侵染过程。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的菌丝集结在花药的裂口处并直接进入和游离在小穗的颖片缝隙处,与花药壁及颖片内侧壁接触,并附着于其表面,然后逐渐变粗大,呈棍棒、姜瓣等不规则粗肿状,有时许多菌丝集结成团,并在粗大的菌丝上伸出多个小突起,小突起不断延伸,似钉子状直接侵入表皮细胞间隙或细胞内。因花药中含有对病原菌生长有刺激作用的胆碱和甜菜碱,且残留于颖片表面的花粉粒和花药可以作为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营养基质,病菌侵入花药后,菌丝不断生长繁殖向邻近的颖片扩展,子囊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或菌丝,也可不经花药而通过颖片外侧壁缝隙直接从小穗基部等处侵入。

八、毒素的产生与危害

赤霉病菌侵染后会不断繁殖生长,并在小麦子粒中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脱氧雪腐镰孢菌烯(DON)、雪腐镰孢菌烯醇 (NIV)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如毒素DON,不仅在侵染小麦过程中帮助镰刀菌沿小麦穗轴进行扩展,且能通过结合核糖体,抑制蛋白合成,损害动物和人类的免疫和生殖系统,引起呕吐、腹泻、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等健康问题。

大多含有毒素DON的食用小麦还含有其他镰刀菌毒素,这些毒素有可能与DON协同作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比一种毒素单独作用更大。

九、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流行的原因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气象条件、菌源量、小麦植株抗病性及相应的生育期、栽培条件等等因素影响。

1、气象因子。气候条件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病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它既影响病源菌的生长、发育、繁殖、侵染、扩展和发病,又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特别是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间的雨日、雨量、气温等气象因子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连阴雨对小麦赤霉病影响最大,其次为气温和雨量。此外,小麦抽穗扬花至乳熟期内多雾重露的天气也可促进病害发生。

2、菌源数量。我省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稻桩、玉米根茬上越冬。越冬期产生的子囊壳数量多,次年的菌源量就大。菌源量越大,发病情况越严重。空气中孢子出现的时间早且量大,通常会导致该病大流行。

3、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抗病性强的品种抗扩展能力较强,能限制发病部位的病菌向未受侵染的小穗及其周围扩展,或者降低其扩展速率,从而能够使其病情严重度降低;而抗病性弱的品种,其抵抗病菌扩展的能力弱,一旦某一小穗发病,就会很快的向周边扩展,致使多个小穗或全穗感染,从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而流行的程度,取决于菌源、气候条件及小麦生育期三者的吻合度。

4、品种农艺性状

1)株高。矮秆品种接受土表弹射到穗层的子囊孢子比高秆品种要多得多。

2)抽穗整齐度,齐穗时间长短。抽穗整齐,齐穗时间短,遇到降雨机会就少,可减轻流行。

3)花药残存时间长短。花药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一种协助作用,残存的花药能给病厡菌提供营养,从而帮助病菌侵入。

4)灌浆速度快慢。灌浆速度快,降低病菌的扩展范围。

5)小穗密度。小穗密的品种容易受到感染。

 5、其它因素。田间的管理和作物的轮作方式,栽培的习惯等都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流行造成影响。

 十、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农业措施

1、调结构优布局。沿江、江淮等常年流行区,宜麦则麦,宜油则油。沿淮淮北常年发生区,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压低菌源基数。

2、推广良种。大力推广应用抗(耐)性较强的品种,压缩感病品种面积,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秸秆回收和机械深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回收利用。秸秆还田的,要大力推行土壤深翻和秸秆深埋,恶化病虫害生存环境,有效压低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基数,降低赤霉病等重发潜在风险。

4、健身栽培。适期、适墒、适量播种,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壮苗。合理运筹肥水,搞好病虫草害防治,实行健身栽培,提高小麦抵抗能力。

(二)抗病育种

到目前为止,赤霉病仍然是可防不可治。因赤霉病发生受气象条件等影响,发病程度准确预报难度较大,因此无论发病与否,一般都要防治12次,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高感品种在重发年份即使药剂防治也难以奏效。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赤霉病问题最经济高效的途径。抗赤育种的方法有:

1、发掘和定位易于育种利用的丰产品种中的抗性基因,经定向选择和保留足够的遗传变异来克服抗病基因/位点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负效应。

2、把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长穗偃麦草、纤毛鹅观草、苏麦3号、望水白等小麦和野生物种)转移到丰产品种的背景中,再继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杂交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聚合已知常规抗源中抗赤基因/位点和外源的抗性基因,结合表型鉴定筛选,实现抗赤品种的选育。

3、发掘感病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感病材料抗性的提升。

(三)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品种,高抗品种也屈指可数,部分具有一定抗性或耐病性的品种依然感病。因此,化学药剂仍是防治穗腐的重要手段。

1、首次施药时期的确定

1)小麦抽穗期天气晴朗,温高湿低,小麦边抽穗边扬花,最好见花打药。

2)小麦抽穗期低温、寡照,小麦齐穗后扬花,可始花期打药。

3)小麦抽穗期预报有雨,应抢在雨前施药,宁早勿等。

 2、二次三次施药时期的把控

通常首次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对感病品种、生育进程不齐的田块,若二次施药后遇雨,应开展第三次防治。

需要强调的是,凡在抽穗至面团期遇上3天以上15℃左右连阴雨天气的麦田,务必抢在雨前一天或雨停间隙施药一次,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3、高效药械的选用

药械要能保证弥雾,应优先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植保无人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器等进行防治。

4、药剂选择

1)要选择无抗药性或敏感至低抗的、防效好并能控制毒素的产生、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登记产品。

2)根据《2022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建议,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提倡选用复配剂,轮换使用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唑醚戊唑醇、戊唑噻霉酮、噻霉咪鲜铜、戊唑咪鲜胺、氰烯戊唑醇、戊唑丙硫唑、或肟菌戊唑醇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在使用戊唑醇时,其有效成分用量要≥8/亩,减轻毒素污染,延缓抗药性发展。

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是穗期“一喷三防”的重中之重,鉴于近年来锈病发生普遍且相对较重,生产上在有效防治穗腐的同时,所用药剂一定要能兼治锈病和白粉病等,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