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知识
灾害因子对皖北旱作小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发布日期:2021-11-03 浏览次数:2282
灾害因子对皖北旱作小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我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种植小麦在280万hm2左右,尤其是皖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温高,雨水充沛,是我国旱作小麦的主产区之一。随着立冬季节的来临,小麦进入以长根、长叶、分蘖为主的对群体穗数起关键决定作用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一时期田管的核心是促根、保叶、促蘖,同时协调好生长和养分贮存的关系,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为后期穗足穗大粒多打下坚实基础。
一、节气与农事
立冬在11月7日。“秋去冬来北风嚎,牛栏猪圈忙修牢”,意味着冬季开始了,要尽快整修好畜舍,使其安全过冬。小雪在11月22日。“小雪无雪霜满天,保护作物趁冬前”,意味着小雪季节虽很少降雪,但霜冻经常发生,小麦在冬前要做好各种灾害的预防工作,确保安全越冬。
二、主要灾害
灾害主要有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低温连阴雨、渍害等;生物灾害主要有病虫草害等。
三、灾害因子对小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冬旱的危害与抗旱保苗
今年天气异常复杂,皖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受第6号台风“烟花”的影响,个别县(市、区)内涝严重,给秋粮生产带来一定损失。我们要时刻关注小麦苗期的墒情和天气变化趋势,以防冬旱的发生。
1、冬旱的危害。一是造成分蘖缺位,群体不足。由于干旱,加之旋耕地块播种偏深,部分田块地中茎拉伸过长,出土时营养消耗较多,分蘖缺位,群体茎蘖数不足。二是导致次生根少,植株瘦弱。因表层土壤干旱,影响了肥料的分解和吸收,小麦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造成分蘖迟缓,反过来影响了次生根的生长,使得苗黄苗弱。
2、抗旱保苗。本月是小麦叶蘖同伸和长根以及促使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旱情,千万要克服靠天等雨的麻痹思想,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时机,开展以抗旱保苗、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为重点的冬前麦田管理。
总的原则是“普浇一遍,弱苗宜早,壮苗宜迟”。对于播种过早、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暂缓浇灌,防止群体过大、生长过旺,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同时,结合浇灌,适时中耕、提温保墒、灭草,防止土壤板结。对于基肥不足的弱苗和已经发黄的田块结合浇水,酌情追施少量速效肥料,以水调肥,促进盘根增蘖。
(二)病害的危害与防治
小麦冬前主要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基腐病等,其中纹枯病是常发重发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越来越大。
纹枯病一般在秋苗期就开始侵染,小麦“断奶”前后始见病斑,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主要来源。
1、防治要点。(1)施药要“早”,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2)施药要“巧”,趁露水未干打药,可使药液借助露水一起流到植株基部,确保防治效果;(3)适当加大用水量,这是提高防效的关键;(4)根据虫情与苗情,在防治纹枯病的同时,添加杀灭蚜虫或麦蜘蛛的药剂和生物刺激素如宇宙星等,达到防病治虫、补充营养和增强抗逆性的目的。
2、防治药剂。可选用丙环·嘧菌酯、噻呋·嘧苷素、氟环唑、醚菌·氟环唑、噻呋酰胺、唑醚·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或咪鲜·戊唑醇等对水喷防,间隔7~10d再防1次。
(三)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冬前害虫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等)、麦蜘蛛、小麦蚜虫、草地贪夜蛾等。
1、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等制成毒土,或用炒香的麦麸,喷少量水润湿后拌甲基异柳磷制成毒饵撒于麦垄锄入土中。也可用辛硫磷乳油对水顺垄浇于麦田。
2、麦蜘蛛。麦蜘蛛(麦叶爪螨和麦岩螨)是《安徽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吸食小麦叶片汁液,受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叶片变黄,严重时整株干枯。
(1)防治指标。随机选2~3块田,五点取样,150~200头/尺行长,进行防治。
(2)科学用药。可选用毒死蜱、联苯肼酯、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防治。
(3)注意事项。①麦蜘蛛为非昆虫类害螨,常用杀虫剂对其效果差或无效。选择药剂一定要对路,最好选用对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效的杀螨剂。②靠近城郊、庄边早发麦田,干旱缺水、长势弱的地块,以及发生冻害的麦田都是防治重点。
3、小麦蚜虫
(1)麦蚜的危害。小麦蚜虫(荻草谷网蚜、禾谷缢管蚜和二叉蚜)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所载危害小麦的重大害虫。秋末,蚜虫从其它植物上迁入麦田刺吸为害,使麦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不起苗;还可分泌蜜露,引起霉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另外,也能传播病毒,导致小麦黄矮病流行。
麦蚜繁殖能力强,代数多。11月的气象条件适合其繁殖危害,进入1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就会以无翅成、若蚜和卵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中越冬,成为翌年危害小麦的蚜虫的主要来源。
(2)麦蚜的抗药性。据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显示:在宿州,荻草谷网蚜种群对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RR>166);对氟啶虫胺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3~40);对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R为2.0~5.6);对抗蚜威、啶虫脒处于敏感状态。
(3)麦蚜的防治。在麦蚜产生抗药性地区,不用或少用吡虫啉,严格限制氟啶虫胺腈使用次数,轮换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精高效氯氰菊酯)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也可选用复配剂烯啶·吡蚜酮、吡蚜·噻嗪酮、丁硫·吡、吡蚜·呋虫胺等,延缓抗药性发展。
4、草地贪夜蛾。最早从美洲进入非洲,2018年进入西亚的也门,随后入侵印度,并迅速在印度扩展。2018年末进入缅甸、泰国等邻邦。2019年1月,已从缅甸入侵到我国的云南、广西。
草地贪夜蛾为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具有寄主广、迁飞距离远、为害时间长、生活周期短、抗药性强等特点,一旦扩散防治难度高。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害虫,可以危害玉米、高粱、小麦、水稻、棉花、花生、大豆、马铃薯、甘蔗、谷子等75科353种植物。最重要的寄主是玉米和高粱。草地贪夜蛾的北迁对皖北地区冬小麦也存在受害风险。
2019年11月上旬,涡阳县农技人员在曹市、楚店、涡南和标里等乡镇普查小麦苗情时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发生在播种较早的麦田,并且田内有玉米自生苗的危害较重。
2020年11月11~12日,辉隆农资集团农化服务中心的技术老师到皖北调查麦田病虫草害时,在蒙城县的漆园和板桥等乡镇,同样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危害。
防治上首先要选对药剂。鉴于草地贪夜蛾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已报道有抗性产生,应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或阿维·氯苯酰、噻虫·氯苯酰、甲维·虫螨腈等,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四氯虫酰胺桶混虫螨腈、茚虫威、乙基多杀霉素等。其次,因幼虫大多在小麦的周围土层下和自生玉米苗上,喷药时要对足水量,每亩不少于30~40kg水。另外,需要防治两遍的应轮换用药,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四)化学除草
由于长期实行轻简化栽培、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省旱作麦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抗药性持续上升,除草剂使用量不断增加,药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我省小麦生产安全。
1、杂草种类。主要有野燕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雀麦、猪殃殃、播娘蒿、荠菜、泽漆、宝盖草、小蓟、莲座蓟、麦家公、婆婆纳、王不留行、菥蓂、大巢菜、米瓦罐、打碗花 、扁蓄等。
2、防控重点。重点防控野燕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大巢菜、婆婆纳、泽漆、小蓟、宝盖草、麦家公等恶性杂草。杂草防治处置率和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草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3、化除策略。“两突两精一策”。即两突出:突出恶性杂草,突出重点区域;两精准:精准防治时间,精准防治药剂。一策:分区施策。
4、化除原则。坚持“治早治小”。11月份麦田杂草处于出苗至幼苗期,杂草小而嫩,是最为敏感脆弱的阶段,也是杂草与小麦竞争刚开始的时期。加之麦苗覆盖度低,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一次施药基本解决全季草害问题,且除草方式灵活,对后茬作物安全。
5、化除措施
(1)单子叶杂草。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
(2)双子叶杂草。选用2甲4氯或双氟磺草胺与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氟氯吡啶酯等的复配剂,或双唑草酮、双唑·氯氟吡、唑草·氯氟吡、2甲·唑·双氟等防治猪殃殃、播娘蒿;选用氯氟吡氧乙酸及其复配剂防治繁缕、牛繁缕;选用双唑草酮、双氟·氯氟吡、双氟·唑草酮、双氟·氟氯酯、双唑·氯氟吡,或双氟·氟氯酯+唑草酮等防治荠菜等。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根据草相,选用上述防治单、双子叶杂草的产品混用即可。
(五)防止渍害
农业农村部在《2021-2022年度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中指出,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连阴雨的措施,开好“三沟”和地头沟,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以免造成麦田渍害。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栽培模式、气候条件等的变化,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此,除做好本文述及的灾害因子预防措施外,还要密切关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基腐病、黑潜叶蝇和冻害等的发生与危害,提前预防,为小麦安全越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
灾害因子对皖北旱作小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我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种植小麦在280万hm2左右,尤其是皖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温高,雨水充沛,是我国旱作小麦的主产区之一。随着立冬季节的来临,小麦进入以长根、长叶、分蘖为主的对群体穗数起关键决定作用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一时期田管的核心是促根、保叶、促蘖,同时协调好生长和养分贮存的关系,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为后期穗足穗大粒多打下坚实基础。
一、节气与农事
立冬在11月7日。“秋去冬来北风嚎,牛栏猪圈忙修牢”,意味着冬季开始了,要尽快整修好畜舍,使其安全过冬。小雪在11月22日。“小雪无雪霜满天,保护作物趁冬前”,意味着小雪季节虽很少降雪,但霜冻经常发生,小麦在冬前要做好各种灾害的预防工作,确保安全越冬。
二、主要灾害
灾害主要有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低温连阴雨、渍害等;生物灾害主要有病虫草害等。
三、灾害因子对小麦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冬旱的危害与抗旱保苗
今年天气异常复杂,皖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受第6号台风“烟花”的影响,个别县(市、区)内涝严重,给秋粮生产带来一定损失。我们要时刻关注小麦苗期的墒情和天气变化趋势,以防冬旱的发生。
1、冬旱的危害。一是造成分蘖缺位,群体不足。由于干旱,加之旋耕地块播种偏深,部分田块地中茎拉伸过长,出土时营养消耗较多,分蘖缺位,群体茎蘖数不足。二是导致次生根少,植株瘦弱。因表层土壤干旱,影响了肥料的分解和吸收,小麦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造成分蘖迟缓,反过来影响了次生根的生长,使得苗黄苗弱。
2、抗旱保苗。本月是小麦叶蘖同伸和长根以及促使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旱情,千万要克服靠天等雨的麻痹思想,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时机,开展以抗旱保苗、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为重点的冬前麦田管理。
总的原则是“普浇一遍,弱苗宜早,壮苗宜迟”。对于播种过早、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暂缓浇灌,防止群体过大、生长过旺,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同时,结合浇灌,适时中耕、提温保墒、灭草,防止土壤板结。对于基肥不足的弱苗和已经发黄的田块结合浇水,酌情追施少量速效肥料,以水调肥,促进盘根增蘖。
(二)病害的危害与防治
小麦冬前主要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基腐病等,其中纹枯病是常发重发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越来越大。
纹枯病一般在秋苗期就开始侵染,小麦“断奶”前后始见病斑,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主要来源。
1、防治要点。(1)施药要“早”,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2)施药要“巧”,趁露水未干打药,可使药液借助露水一起流到植株基部,确保防治效果;(3)适当加大用水量,这是提高防效的关键;(4)根据虫情与苗情,在防治纹枯病的同时,添加杀灭蚜虫或麦蜘蛛的药剂和生物刺激素如宇宙星等,达到防病治虫、补充营养和增强抗逆性的目的。
2、防治药剂。可选用丙环·嘧菌酯、噻呋·嘧苷素、氟环唑、醚菌·氟环唑、噻呋酰胺、唑醚·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或咪鲜·戊唑醇等对水喷防,间隔7~10d再防1次。
(三)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冬前害虫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等)、麦蜘蛛、小麦蚜虫、草地贪夜蛾等。
1、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等制成毒土,或用炒香的麦麸,喷少量水润湿后拌甲基异柳磷制成毒饵撒于麦垄锄入土中。也可用辛硫磷乳油对水顺垄浇于麦田。
2、麦蜘蛛。麦蜘蛛(麦叶爪螨和麦岩螨)是《安徽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吸食小麦叶片汁液,受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叶片变黄,严重时整株干枯。
(1)防治指标。随机选2~3块田,五点取样,150~200头/尺行长,进行防治。
(2)科学用药。可选用毒死蜱、联苯肼酯、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防治。
(3)注意事项。①麦蜘蛛为非昆虫类害螨,常用杀虫剂对其效果差或无效。选择药剂一定要对路,最好选用对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效的杀螨剂。②靠近城郊、庄边早发麦田,干旱缺水、长势弱的地块,以及发生冻害的麦田都是防治重点。
3、小麦蚜虫
(1)麦蚜的危害。小麦蚜虫(荻草谷网蚜、禾谷缢管蚜和二叉蚜)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所载危害小麦的重大害虫。秋末,蚜虫从其它植物上迁入麦田刺吸为害,使麦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不起苗;还可分泌蜜露,引起霉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另外,也能传播病毒,导致小麦黄矮病流行。
麦蚜繁殖能力强,代数多。11月的气象条件适合其繁殖危害,进入1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就会以无翅成、若蚜和卵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中越冬,成为翌年危害小麦的蚜虫的主要来源。
(2)麦蚜的抗药性。据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显示:在宿州,荻草谷网蚜种群对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RR>166);对氟啶虫胺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3~40);对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R为2.0~5.6);对抗蚜威、啶虫脒处于敏感状态。
(3)麦蚜的防治。在麦蚜产生抗药性地区,不用或少用吡虫啉,严格限制氟啶虫胺腈使用次数,轮换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精高效氯氰菊酯)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也可选用复配剂烯啶·吡蚜酮、吡蚜·噻嗪酮、丁硫·吡、吡蚜·呋虫胺等,延缓抗药性发展。
4、草地贪夜蛾。最早从美洲进入非洲,2018年进入西亚的也门,随后入侵印度,并迅速在印度扩展。2018年末进入缅甸、泰国等邻邦。2019年1月,已从缅甸入侵到我国的云南、广西。
草地贪夜蛾为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具有寄主广、迁飞距离远、为害时间长、生活周期短、抗药性强等特点,一旦扩散防治难度高。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害虫,可以危害玉米、高粱、小麦、水稻、棉花、花生、大豆、马铃薯、甘蔗、谷子等75科353种植物。最重要的寄主是玉米和高粱。草地贪夜蛾的北迁对皖北地区冬小麦也存在受害风险。
2019年11月上旬,涡阳县农技人员在曹市、楚店、涡南和标里等乡镇普查小麦苗情时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发生在播种较早的麦田,并且田内有玉米自生苗的危害较重。
2020年11月11~12日,辉隆农资集团农化服务中心的技术老师到皖北调查麦田病虫草害时,在蒙城县的漆园和板桥等乡镇,同样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危害。
防治上首先要选对药剂。鉴于草地贪夜蛾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已报道有抗性产生,应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或阿维·氯苯酰、噻虫·氯苯酰、甲维·虫螨腈等,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四氯虫酰胺桶混虫螨腈、茚虫威、乙基多杀霉素等。其次,因幼虫大多在小麦的周围土层下和自生玉米苗上,喷药时要对足水量,每亩不少于30~40kg水。另外,需要防治两遍的应轮换用药,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四)化学除草
由于长期实行轻简化栽培、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省旱作麦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抗药性持续上升,除草剂使用量不断增加,药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我省小麦生产安全。
1、杂草种类。主要有野燕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雀麦、猪殃殃、播娘蒿、荠菜、泽漆、宝盖草、小蓟、莲座蓟、麦家公、婆婆纳、王不留行、菥蓂、大巢菜、米瓦罐、打碗花 、扁蓄等。
2、防控重点。重点防控野燕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大巢菜、婆婆纳、泽漆、小蓟、宝盖草、麦家公等恶性杂草。杂草防治处置率和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草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3、化除策略。“两突两精一策”。即两突出:突出恶性杂草,突出重点区域;两精准:精准防治时间,精准防治药剂。一策:分区施策。
4、化除原则。坚持“治早治小”。11月份麦田杂草处于出苗至幼苗期,杂草小而嫩,是最为敏感脆弱的阶段,也是杂草与小麦竞争刚开始的时期。加之麦苗覆盖度低,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一次施药基本解决全季草害问题,且除草方式灵活,对后茬作物安全。
5、化除措施
(1)单子叶杂草。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
(2)双子叶杂草。选用2甲4氯或双氟磺草胺与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氟氯吡啶酯等的复配剂,或双唑草酮、双唑·氯氟吡、唑草·氯氟吡、2甲·唑·双氟等防治猪殃殃、播娘蒿;选用氯氟吡氧乙酸及其复配剂防治繁缕、牛繁缕;选用双唑草酮、双氟·氯氟吡、双氟·唑草酮、双氟·氟氯酯、双唑·氯氟吡,或双氟·氟氯酯+唑草酮等防治荠菜等。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根据草相,选用上述防治单、双子叶杂草的产品混用即可。
(五)防止渍害
农业农村部在《2021-2022年度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中指出,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连阴雨的措施,开好“三沟”和地头沟,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以免造成麦田渍害。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栽培模式、气候条件等的变化,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此,除做好本文述及的灾害因子预防措施外,还要密切关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基腐病、黑潜叶蝇和冻害等的发生与危害,提前预防,为小麦安全越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